索??引??號 | 014000810/2022-00204 | 分????????類 | 計劃/方案?? |
發布機構 |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 發文日期 | 2022-09-23 |
標????????題 | 江蘇交通運輸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 ||
文????????號 | 蘇交技〔2022〕11號 | 主??題??詞 | |
內容概述 | |||
時????????效 |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關于加快統籌推進數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22〕44號)等文件要求,全面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支撐和引領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準確把握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總要求
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
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和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將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管理與服務,以數字技術推進高效能行業治理、賦能高品質運輸服務,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不斷提升治理精準化、服務便捷化,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引領作用,有力支撐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促進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 基本原則。
——政務協同,效能優先。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要聚焦構建協同、高效、智慧的行業監管與政務服務體系,在推進政務服務與行業治理數字化、網絡化轉型升級過程中,強化政務協同機制建設,促進系統互聯互通,業務協同聯動,提升交通運輸部門數字化履職效能。
——統籌推進,集約建設。樹立行業“一盤棋”思想,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平臺思維與一體化意識,打破地區部門層級界限,統一數字底座建設,打造一體化綜合性平臺,促進交通運輸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高效利用,提升數字政府建設統籌管理水平。
——務實創新,力求實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作為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取得實效為根本目的,利用數字化技術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行業治理智慧化。
——數據賦能,安全可靠。發揮數據要素在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中的核心作用,持續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匯聚,強化數據治理,促進數據高效共享和規范利用,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筑牢安全防線,確保重要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安全。
3. 建設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交通運行安全便捷、行業治理智能高效、政務服務規范便利、標準制度保障有力 ”的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到100%,“互聯網+監管”事項覆蓋率達到99%,公共數據按需共享率達到100%。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深度應用,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便利化、行業治理智慧化、運輸服務便捷化,交通運輸數字化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基本構建行業協同發展格局,網絡數據安全可信可靠可控,有力支撐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
二、夯實集約共享的新型數字化底座
充分利用省政務云、省電子政務外網資源,統籌推進交通運輸數字化基礎底座集約建設和高效利用,發揮高效能數據中心、一體化業務網絡在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中的保障作用。
4. 共享利用政務“一朵云”。共享省政務云資源,利用省政務云部署各類交通運輸信息系統,新增系統應上盡上、存量系統應遷盡遷。整合利用交通行業數據中心存量資源,為交通運輸數據資源管理和大數據應用提供能力保障。(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5. 歸并整合政務“一張網”。加快交通行業專網與省電子政務外網的歸并整合,利用省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間的互聯互通,拆除各類交通業務專網,2022年完成信息系統向省政務外網遷移。持續推進以省電子政務外網為主干,交通運輸感知網絡廣覆蓋的新型網絡架構建設。(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6. 整合打造政務系統“總門戶”。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工程建設,2023年建成交通政務信息系統“總門戶”,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業務支撐與決策”“內部事務管理”4類26個業務域,整合集成交通政務信息系統,統一全廳辦公系統,打造“一入口、能協同、管全局”的綜合性數字化工作平臺,促進業務全面協同、機關高效運轉。推進行業移動應用平臺二期建設,在已經提供119個應用和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計,突出政務管理和行業服務,細化應用場景,明確功能定位,到2024年完成交通運輸各類移動應用全面接入和統一管理,實現政務事項“掌上辦”,行業治理“掌上管”,不斷提高事務辦理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7. 統籌建設通用技術“組件庫”。加強系統開發與使用過程中相關通用技術和產品的統籌建設,在身份認證、地理信息、短信平臺、報表工具、數據庫等方面加強供需對接,提供統一的組件化、標準化服務。(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三、構建高效利用的數據要素資源體系
充分發揮數據在提高政務運行效率、促進行業精準治理、重組優化流程等方面的創新引擎作用,加強數據系統化治理,打通數據共享堵點,破除“數據孤島”頑疾,守牢數據安全底線,以數據驅動高水平數字政府建設。
8. 實施數據要素治理工程。建立數據協同治理機制,規范數據標準,加強源頭管控,建立“一數一源”、多元校核的數據治理規則和責任機制,提高數據質量。開展數據資源核查,完善數據資源目錄,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匯聚,2022年實現行業數據“一庫統管”,確保數據的可用性、易用性、安全性,打牢數據基礎。厘清數據內在邏輯關系,建立數據圖譜,促進多元數據融合,2023年建成交通基礎設施等4類基礎數據庫,運行監測等5類專題數據庫,支撐業務協同和大數據應用。(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9. 推進數據高質量共享開放。提升數據共享服務水平,按照“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原則,建立數據共享目錄和數據資源清單,加強共享數據動態更新,實現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流動。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強數據供需對接,優化完善交通運輸數據共享平臺,持續為政府部門、行業單位提供高質量數據共享服務,實現部省市縣四級數據按需共享開放。(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10. 促進數據高水平開發利用。梳理編制大數據應用清單,開展大數據典型應用,到2024年完成道路安全風險、交通運輸安全碼、智慧綜合執法等大數據典型應用,加強數據挖掘分析,支撐業務管理。統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行監測系統,利用大數據提升公鐵水空綜合交通運行監測和全周期統計分析能力,2023年基本形成全方位數字化交通運輸運行監測體系,提高數字化決策與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四、構建協同高效的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全面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政府履職和政務運行數字化轉型,加強交通運輸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務實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行業治理“一網統管”,引導運輸服務“一體銜接”,利用數字化技術不斷提升履職效能。
11. 推進交通運輸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持續推進交通運輸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做到政務服務事項在網上能辦好辦易辦,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政務服務水平,提升從業企業、人員服務滿意度。優化升級全省一體化在線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平臺,在已完成651項交通運輸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的基礎上,到2025年交通運輸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到100%,并實現從業資格證換證等事項“跨省通辦”,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許可等事項“一件事”聯合辦,道路客運站經營許可等事項“告知承諾”便捷辦,全事項全流程“好差評”監督辦,高頻事項掌上辦,進一步優化流程、減少材料、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完善交通運輸電子證照庫,到2023年完成對交通運輸電子證照信息的統一納管,并與“蘇服碼”加強對接融合,實現同一對象各類電子證照的關聯,利用電子證照使用便捷性和防偽性特點,為推進交通運輸政務服務“一碼通辦”、監管執法“掃碼亮證”應用提供支撐。優化政策信息數字化發布,充分利用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微博、“蘇服辦”門戶等數字化新媒體,創新政策發布形式,提高政策傳播效率,緊貼從業企業、人員需求,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提升政企、政民互動水平。(責任單位:廳審批處、廳運管局、廳建管處、廳港口處、省交通綜合執法局、廳辦公室、廳信息中心、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12. 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治理“一網統管”。以綜合執法為基礎、數字技術為支撐、信用管理為手段、協同治理為目標,整合安全生產、運輸市場、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污染防治等行業治理需求,加強監管與執法聯動,推進行業治理“一網統管”。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綜合行政執法管理系統,2023年建成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管理系統,提高交通運輸智慧執法裝備水平,構建高效協同、透明規范、監督有力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加強長三角交通運輸執法信息共享,促進執法協同。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綜合監管平臺,整合集成新建、已建的各類行業監管和執法系統,與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審批+監管+執法的全鏈條協同聯動模式,2024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智慧化的“互聯網+綜合監管”體系,著力提升行業監管效率和精準治理水平。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在一體化綜合監管平臺框架下,加快推進綜合監管平臺子系統的建設與完善,2023年建成重型載貨汽車智能監控安全監管系統,統一對全省12噸以上重型載貨車輛、“兩客一危”車輛實施全程監控和實時智能分析,強化主動防控,降低事故率;建成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強化對建設市場、建設程序、工程質量等的監管;建成交通運輸信用管理系統,加強信用信息采集與運用,推進信用審批、信用監管;打造江蘇交通運輸安全碼,綜合利用各類監管數據和信用信息,對從業企業、人員安全狀態進行綜合評價和賦安全碼,實行分類分級監管。優化升級危險貨物安全監管系統、省級聯網治超管理系統,完善推廣海江河全覆蓋的港口安全監管系統,進一步提升對危險貨物運輸、道路超限運輸、港口企業安全生產等的監管水平。(責任單位:省交通綜合執法局、廳安全處、廳運管局、廳政研室、廳建管處、廳港口處、廳科技處、省鐵路辦、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13. 引導客貨運輸服務“一體銜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強政府與市場的合作,引導市場整合資源,擴大數字化交通運輸服務產品的供給,不斷增加社會公眾對交通運輸數字化轉型的“體驗度”,提升智慧出行“獲得感”。引導交通運輸企業建設一體化出行服務系統,有序推進不同運輸方式資源整合,實現不同運輸方式間的無縫對接,2023年在蘇州、淮安、徐州3個試點城市投入試運營,為旅客提供全鏈條、多方式、一站式出行服務,推動旅客聯程運輸和全程服務數字化,改善公眾出行體驗。鼓勵和推動多式聯運物流信息平臺建設,聯合企業共同制定多式聯運電子單證規則,促進電子單證信息高效共享,鼓勵和支持連云港港、省港口集團、徐州港等港口企業積極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通物流信息壁壘,加強信息交換共享,提供集裝箱多式聯運一站式綜合服務,提高貨物運輸組織水平,減少環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推進12328與12345雙號并行,2022年實現交通熱線服務“一號響應”,提高社會公眾對交通運輸行業監督的方便性。(責任單位:廳運管局、廳綜計處、廳港口處、廳科技處、省鐵路辦、廳港航中心、廳信息中心、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五、筑牢可靠可信的網絡安全主防線
充分認識網絡數據安全在數字政府建設與運行中的極端重要性,全面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和重要數據保護制度,持續加強交通運輸網絡安全條件和能力建設,筑牢數字政府安全防線。
14. 提高網絡安全管理技術能力。建設網絡安全綜合監管系統,加強對網絡資產、日常監測、風險隱患、信息通報、應急處置等工作的統一管理,建立健全動態監控、主動防御、協同響應的交通運輸行業網絡安全技術保障體系,提升網絡安全整體性防護能力。(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15. 加強數據全周期安全保護。建立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護制度,對交通運輸行業數據實施分類分級管理,制定重要數據目錄,加強對重要數據、個人信息的保密審查、密碼保護、訪問控制和脫敏處理,強化對參與建設和運營企業的監管,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治理模式,壓實數據安全責任。(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16. 推進信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持續推進信創技術在交通政務信息化、數字交通建設中的應用,加強信創技術供需對接,推動信創技術研發和信創產品使用,加快改造和應用符合國家密碼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的密碼算法和密碼產品。(責任單位:廳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廳屬各單位、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
六、建立科學規范的數字政府建設管理體制
17.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交通運輸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廳長任組長,相關分管廳領導擔任副組長,廳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指導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加強重點任務組織協調和督促評估。
18. 優化推進機制。按照集約節約、精準精細、共建共享的原則,建立全系統全過程全覆蓋的數字政府一體化建設管理新機制,強化對重點任務的統籌調度和協調指導。加強對設區市、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技術支持,促進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19. 規范組織實施。廳科技處統籌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研究制定年度省級交通政務信息化建設計劃,扎口省級交通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負責對接省政務辦;廳信息中心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和監督,協助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資源保障,按要求落實數據共享相關制度;廳財務處(審計處)加強對省級交通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運維資金的預算績效管理和審計監督。各單位要切實履行化建設主體責任,確保管理規范、集約建設、安全運行。
20. 完善標準制度。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要重視標準一致性和協調性,強化技術與業務融合,形成符合數字政府建設要求的標準體系,加快推動各類標準的制修訂和有效執行。要研究和優化交通運輸政務服務、行業治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制度保障,強化制度約束,確保行業管理規范,運轉安全。
21. 強化考核評估。建立常態化考核機制,將交通運輸領域數字政府建設工作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日常監督,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強化質量與效果評估,重點圍繞統籌管理、項目建設、數據共享、安全保障、應用成效等方面開展評估和考核,確保建設符合要求、應用取得實效。